高質量發展 向“頭雁”企業學什么
2024-03-18 06:51:59 來源: 華龍網-重慶日報 聽新聞


開欄語
在剛剛閉幕的2024年全國兩會上,高質量發展成為熱詞。把堅持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重慶定下目標,到2027年,全市質量整體水平明顯提升,重慶質量品牌影響力顯著增強,人民群眾質量獲得感、滿意度明顯增強,質量強市建設取得標志性進展,邁入全國第一方陣。
高質量發展,需要樹立標桿,發揮榜樣的引領和示范作用。為此,重慶設立了市長質量獎,迄今已有30余家企業獲獎。向標桿和榜樣看齊,今日起,重慶日報推出“質量的力量”系列報道,看看這些代表性獲獎企業勇攀質量高峰的故事。
通過技術標準的重構、生產流程再造和嚴苛的原材料把關,一副有著千年歷史的中藥古方——還少丹,在重慶桐君閣藥廠實現了量產。今年初,這家藥企,和其他4家企業一道,獲得“第八屆重慶市市長質量管理獎”(以下簡稱重慶市長質量獎)。
10余年來,先后有30余家企業獲重慶市長質量獎。它們,是重慶高質量發展的“頭雁”。
質量,關系經濟發展整體效益和水平,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高質量發展要“始終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大力增強質量意識,視質量為生命,以高質量為追求”。
通過質量的精益求精謀求高質量發展,這些“頭雁”企業是怎么做的,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示?我們應該如何學,學什么?
“對質量的重視,才把我們從生死線上拉了回來”
1999年夏季的一天,一則重磅消息在國內醫學界“爆炸”——重慶海扶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扶醫療)發明了中國首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醫療器械“海扶刀?聚焦超聲腫瘤治療系統”(以下簡稱海扶刀?設備)。
之所以說“爆炸”,在于它顛覆性的治療方法——從體外發射聚焦超聲對腫瘤患者體內患處進行治療。治療過程中,患者只需要趴在治療床上,醫生通過點擊鼠標就能實現聚焦超聲對體內腫瘤熱消融,完全不用開刀、打孔,隨治隨走。
不過,誰也沒想到的是,當這項新技術正式投入臨床應用時,卻因產品質量不穩定,這項重大原始創新險些“折戟沉沙”。
海扶醫療副總經理葉方偉介紹,海扶刀?設備有幾千個零部件,這些部件在設計制作之初并不完備,導致整套產品出現軟硬件不匹配、故障率高的問題。
另一方面,那時由于臨床方案的超聲量效關系還處于摸索階段,導致臨床應用過程中操作醫生對超聲劑量把握不準,不僅治療時間長,影響治療療效和醫患手術體驗,而且灼傷患者皮膚等副作用也偶有發生?!氨热缫粋€4×4厘米的晚期腫瘤,當時的治療時長最長可達10個小時,效率遠低于傳統手術。”葉方偉說。
不安全、治療時間長、體驗不好,一時間,不少專業論壇上出現了“負面評價”,全國幾個作為示范推廣樣本的擁有海扶刀?設備的手術室,門庭日漸冷落。
一個前所未有的新產品要在市場上立足,質量的可靠與穩定,可以說是重中之重。2001年,海扶醫療聘請德國萊茵技術有限公司的技術專家,按照ISO9000、ISO13485國際標準,建立了質量管理體系。此后,從研發設計到生產制造,從售后服務到臨床應用,海扶醫療產品逐漸實現了全流程、全生命周期質量可控。
同時,在臨床實踐中,海扶醫療通過收集醫院、醫生、患者的反饋信息,對于發現的產品質量問題,依據質量管理體系、卓越績效等要求來進行持續改進和完善。
經過對產品的質量改進,海扶刀?設備性能越來越穩定,手術時間直線下降,體驗感也越來越好,不僅逐步獲得了國內外醫生患者的肯定和信任,也讓企業絕處逢生。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末,這家重慶市長質量獎獲獎企業所生產的海扶刀?設備已治療全球良惡性腫瘤患者超過28萬例。“可以說,是對質量的重視,才把海扶醫療從生死線上拉了回來。”葉方偉認為。
對標國際標準構建質量體系,推動產品“走出去”
海扶醫療通過質量的改進和提升,終于在市場上站穩腳跟,另一家市長質量獎獲得者——重慶華森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森制藥),則主動對標國際質量標準體系,以此來推動自身做大做強。
前不久,華森制藥檢測中心收到了CNAS(中國合格評定委員會)發出的認可決定書,這標志著該中心的檢驗結果,可以在美、英、日等56個國家之間實現互認。換句話說,華森制藥的藥品出口這些國家,從此就有了“通行證”。
在醫藥衛生領域,可不敢以健康為代價來承擔試錯成本。衡量質量水平,必須通過檢驗檢測給出的認證結果來“說話”。對于國際市場,尤其如此。
華森制藥董事長游洪濤介紹,2020年前后,面對國內醫藥市場競爭的白熱化,他們萌生了新的想法,即通過開拓海外市場,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不過,不少海外市場尤其是發達國家,醫藥產業的歷史更加悠久,醫藥產品的質量管控和認證認可標準,也更高。
對華森制藥而言,產品要在國外上市,首先其檢測中心檢測的產品報告書得通過CNAS的國際互認。CNAS是由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設立并授權的國家認可機構,它的認證到底有多難?
經過調研,游洪濤發現,CNAS對于實驗室的管理制度、流程,以及檢測結果的要求,到了“苛刻”的程度。正因為如此,此前幾十年里,重慶數以百計的醫藥企業,沒有一家獲得這項認證。
要想通過CNAS認證,必須以更高質量的要求、更高標準化的規章制度、流程,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為此,華森制藥建立了符合國際先進標準、涵蓋藥品全生命周期的質量管理體系,全方位對藥品質量風險進行高標準的動態管理。
同時,為給產品質量檢測把關提供完善的基礎設施保證,華森制藥檢測中心首先斥資近2000萬元,購置了一批先進的儀器設備,其中包括三重四級桿、液相質譜聯用儀等在重慶藥企中較稀少的高端儀器。此舉,有力地夯實了華森制藥檢測能力的硬件基礎,其提供的可靠數據,大大增強了公司的質量管控能力。
“過去,我們對于質量主要是零散管理,如今已構建起了包括人員、機器、物料、方法、環境等全面質量管理體系,確定了質量績效考核管理方案,通過在實踐中持續優化改進,檢測中心在檢測效率和結果上不斷提高。”游洪濤表示。
重慶力爭2027年進入全國質量強市第一方陣
像海扶醫療、華森制藥這樣,十余年來先后誕生的30家重慶市長質量獎獲獎企業,2022年平均利潤額達到7.82億元。它們,已經成為重慶高質量發展當之無愧的典范。而市長質量獎本身,也成為重慶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利器”。
“縱觀世界各國,無論是提出‘以質量推動品牌建設’的德國、實施‘質量救國’戰略的日本、推行‘質量趕超’計劃的韓國,還是出臺提高質量促進法的美國,在強國崛起過程中無一不極度重視質量。”市市場監管局質量處處長李天春說,設立質量獎,評選一批優秀企業來發揮示范和引領作用,正是世界各國推動經濟提質增效、建設質量強國的普遍做法。
以美國的質量復興運動為例。1982年10月,美國總統里根簽署的一份生產力文件認為,美國的生產力在下降,其結果是美國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價格昂貴,缺乏競爭力。1983年9月,白宮生產力會議召開,會議呼吁在全國公立和私營部門開展質量意識運動。
在這一背景下,美國政府部門和企業界對于TQM(全面質量管理)活動呈現出與日俱增的興趣。許多政府和企業界人士建議,設立一個類似日本戴明質量獎那樣的美國國家質量獎,幫助美國企業開展TQM活動,提高美國的產品質量、勞動生產率和市場競爭力。1987年,美國設立“波多里奇國家質量獎”,每年由總統為獲獎者頒獎。
參照美國上述質量獎評價準則,中國于2001年啟動了“全國質量管理獎”。2013年,中央批準設立中國質量獎。后者是我國在質量領域的最高榮譽。
除國家層面外,各省市也紛紛設立質量獎獎勵制度。2004年,深圳市設立市長質量獎,成為國內第一個以市長質量獎命名的政府質量獎。2009年,重慶設立市長質量獎并舉行首屆市長質量獎頒獎典禮。
建設質量強市,推動區域經濟實現更高質量發展,2023年7月,重慶印發《質量強市建設實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質量強市建設取得標志性進展,邁入全國第一方陣”的戰略目標。
為達成上述目標,除了市場競爭倒逼企業主動提升產品或服務質量,政府的引導,也有很大的作為空間。李天春認為,首先要通過市長質量獎的評選,鼓勵更多企業導入卓越績效管理等先進的質量管理方法,并形成濃郁的質量文化氛圍。其次,我市還需進一步在標準、檢驗、認證等質量基礎設施上加大投入,為企業的質量提升行動鋪墊提供硬件支撐。
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吳剛 周盈
責任編輯:陳丹丹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