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第七屆西洽會 | 專家大咖齊聚西洽會 共探綠色低碳發展新路徑
2025-05-23 19:04:39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首席記者 董進)2025年5月23日下午,作為第七屆西洽會的活動之一,“2025中國西部碳中和暨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專場活動”在重慶兩江新區舉辦。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碳中和產業鏈企業、節能環保、新能源企業等單位代表,聚焦“雙碳”戰略,助力西部經濟綠色轉型。
中國節能協會監事長房慶給出了西部地區碳中和暨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具體建議。他表示,西部地區既是我國的生態屏障,也是能源基地。要進一步完善政策機制,引導社會投資投入綠色低碳產業;要強化科創驅動,加大綠色低碳核心技術研發投入和成果轉化;要加強綠色低碳人才的引育,同時還要加強區域合作和交流,積極學習國內外的優秀理念和成熟經驗。
重慶是中國西部的制造重鎮,那么,如何推進制造業綠色轉型,賦能重慶乃至西部能源結構優化與產業低碳升級,為區域綠色發展注入新動能?專家們給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議。
“其實碳中和并沒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復雜!最主要在于改革體制機制,激發市場活力,變革發展范式。”中國節能協會碳中和專業委員會主任、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潘家華表示,要做到治理包容、所有制包容、投資包容、規模包容、權力包容。
比如說,要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為民營企業深度融入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要包容小儲能、小光伏、小風機等等各類“小而散”資源。
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新增光伏裝機總量2.78億千瓦,分布式光伏發電已成為能源轉型的重要力量。西部地區可以抓住這一機遇,利用自身資源優勢,推進綠色低碳發展。
對于構建“零碳”工業,原國家能源研究所所長戴彥德提出,工業實現碳中和需做到“六化”和發展上的“三大變革”。即產業結構高端化、能源消費低碳化、資源利用循環化、生產過程清潔化、生產方式數字化、產品供給綠色化。發展模式變革,由高碳型規模擴張轉向低碳型內涵增長;生產方式變革,整合推動能效提升、電氣化與數字化升級;組織形態變革,加速形成循環再生、生態鏈接工業生產體系。
據了解,近年來,多家渝企業紛紛聚焦綠色產業發展。比如今年年初,特斯聯發布了全新升級版綠色智算體,全面支持華為昇騰、昆侖芯、寒武紀等信創芯片,并適配DeepSeek-R1/V3系列、Qwen系列等前沿大模型的推理和訓練任務,構建具備“芯、網、云、智”能力的全鏈路工具包,實現全國產研發。據相關負責人表示,以特斯聯綠色智算體為代表的國產智算設備在全球產業鏈中的成本優勢正在持續擴大。
責任編輯:李茜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