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職教“雙城記”——從協同育才到揚帆出海
2025-06-10 06:24:53 來源: 重慶日報




“我們自主研發的智能傳感器,添加了電路板,能夠儲存信息。還針對行業‘服務響應滯后’痛點,建立了服務點,縮短響應時間?!?/p>
“我們的鐵路隧道滲水治理機器人自動開槽裝備和大型鑄鍛件機器人打磨系統,已經成為在實際工程中應用的成熟技術,對區域經濟發展產生了直接貢獻。”
……
5月11日,在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舉行的2025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職業教育活動周改革發展成果展上,兩地職業院?!皶癯晒⒘两^活”,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大學等學校輪番登場,展示各自的“絕活”。
作為展示川渝兩地職業教育改革的重要窗口,本次成果展匯聚了20余所川渝兩地職業學校,它們通過互動體驗、現場表演等多種形式,全面展現了職業教育在生活服務、文化傳承、科技創新、智能制造等領域的突出貢獻。
近五年來,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背景下,通過跨區域資源共享,職業教育已成為“雙城”協同發展的重要紐帶。
1 兩地校際合作
從單點突破到全面開花
“從今天起,兩校合作從‘單點突破’走向了‘系統協同’,從‘雙向交流’邁向‘深度融合’?!?月15日上午,在云陽職教中心,云陽縣委教育工委委員、縣教委副主任張千軍的一句話,道出了川渝兩所職業學校簽約合作的初心。
當天,四川省金堂縣職業高級中學(金堂縣技工學校)與云陽職教中心舉行友好學校戰略合作協議簽約暨協同發展工作會。接下來,雙方將在黨建工作、實訓基地建設、實習實訓、職教高考、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師生技能大賽等方面,進行全面深入的合作。
此次合作能夠達成的基礎,是去年10月27日—29日,云陽職教中心黨委書記、校長劉紅一行5人赴金堂縣職業高級中學考察學習交流。
實際上,不僅僅是金堂縣和云陽縣兩地職業學校加快了攜手發展的步伐,近年來,在重慶市教委、四川省教育廳的統籌推進下,川渝兩地職業教育開展了多種形式的融合發展探索。
廣安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教育協同發展試驗區。自2023年6月以來,廣安職業技術學院大力實施“廣職融圈”行動計劃,重點爭取與重慶高校、龍頭企業的深度合作。
廣安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王義全介紹,截至目前,學校聯合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重慶建筑工程職業學院、重慶化工職業學院、重慶三峽醫藥高等??茖W校等5所學校,對口共建5個二級學院,建立了“聯席會議+項目清單”兩項機制,通過實施黨建品牌共創、教師隊伍共培、實習實訓資源共享、優秀技能人才共育、優質教學資源共享、技術創新平臺共建、就業創業信息互通、圖書信息資源互用、產教融合平臺共建、社會培訓資源共建等“十大融合發展行動”,開創了多校聯動、協同發展的局面。
“川渝兩地的職業教育協同發展,的確已從過去的單點合作邁向系統推進?!敝貞c市教委職成教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在近年來相繼出臺的《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教育協同發展框架協議》《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改革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實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指引下,川渝兩地職校搭建起了多樣化的交流平臺。如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牽頭成立長江經濟帶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教融合發展聯盟、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牽頭組建“智慧物聯職教集團”、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牽頭成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職教聯盟等。
兩地還常態化聯合舉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職業教育活動周、“川渝杯”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西部職業教育論壇、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協同發展(重慶)大會等品牌活動,協同打造職教版“內陸地區教育開放合作范例”。
2 雙城產教融合
精準響應產業需求
近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布了國家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名單。位于成都市新都高新技術產業園的四川利興龍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利興龍)承擔的“垃圾減量化資源化”項目被列入試點。
這個試點項目獲批的背后,是2020年以來,利興龍攜手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打通高??萍汲晒D化“最后一公里”,把餐廚垃圾處理打造成“城市礦產”的產教融合實踐。
2017年,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聘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人懷為名譽院長,推動重慶市首個高職院?!霸菏抗ぷ髡尽背晒β涞?。在此之前,劉人懷在擔任廣東省科普志愿者協會會長時發現,餐廚垃圾無害化環保處理方式還需要進一步改進。于是他組建團隊,投入4年時間找到了“噬污酵母”,開展“聯合生物加工技術”研發,把餐廚垃圾轉化成工業油脂、益生菌體蛋白粉、乙醇等產品,不僅全部轉化且無“三廢”排放,還可以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液再按1:1比例產出“碳源”產品,供應給生活污水處理廠,幫助降低生活污水處理成本。
當時,誕生了60多項專利的“聯合生物加工技術”亟待落地生花。在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的推動下,2020年,學??蒲袌F隊入駐新都,與利興龍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以院士工作站為依托,探索產教融合、科教融匯新模式,將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到生產線上。
同年6月20日,雙方攜手打造的全國首個餐廚廢棄物循環利用聯合生物加工(CBP工藝)工廠投料并出產品成功,全世界第一批“垃圾乙醇”(新非糧乙醇)正式出爐,標志著劉人懷院士團隊堅守多年的科技成果成功轉化。
在與企業合作期間,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餐廚垃圾處理技術及裝備研發團隊常駐新都,參與企業日常生產管理,加速技術成熟并走向市場,共開展餐廚垃圾處理技術攻關12項,授權發明專利9項。如今,該科研團隊研發的“聯合生物加工工藝技術”實現餐廚垃圾100%無害化處理,成果已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12家企業推廣應用,近3年已產生經濟效益達3600萬元,成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的職教范例。
職業教育的價值最終體現在對產業需求的精準響應上。近年來,國際物流產業面臨數字化轉型與人才緊缺雙重挑戰。在此背景下,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聯合川渝10所高職院校、頭部物流企業及行業協會,共建“成渝國際物流人才大數據中心”。
“中心通過AI分析繪制人才需求圖譜,已推動川渝8所院校新增跨境電子商務、智能關務、智能物流技術等專業方向,招生規模提升30%;中心的人崗智能匹配平臺上線后,企業招聘效率提高40%,畢業生對口就業率達87%?!敝貞c城市管理職業學院商學院副院長邱云介紹,中心目前還建成18個國際物流雙語資源庫,覆蓋川渝1.2萬名師生。
3 川渝“職教出海”
將中國職教模式推向世界
“前幾期的培訓得到了海外經銷商的高度認可,今年,我們又準備派出一批老師赴沙特、墨西哥等國家開展技術技能及服務培訓?!比涨埃貞c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車輛工程學院院長金明向記者透露。
金明所說的培訓項目,是從2020年開始,學校與長安汽車在校內共建“長安汽車全球培訓中心”,并依托陸海新通道職業教育國際合作聯盟,在沙特阿拉伯、墨西哥等國家地區共建“渝車工坊”。
過去幾年間,學校聯合長安汽車在30個國家的海外經銷商開展線上線下技術培訓,直接培訓海外技術人員1178人次,解決技術問題100余項。
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車輛工程學院副教授王國明和另外一名老師劉生到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開展過9期長安汽車電氣系統和發動機管理系統故障診斷培訓。他們的理論水平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當地受訓人員為之折服。“培訓結束后,當地的技術經理還開出1萬沙特里亞爾(約2萬元人民幣)的月薪,讓我們繼續留在當地?!蓖鯂髡f。
類似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案例,在川渝兩地的職業學校中還有很多。
宜賓職業技術學院與老撾巴巴薩技術學院共同建設“酒都工坊老撾分中心”、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建立“坦桑尼亞魯班工坊”、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建立“哈薩克斯坦長安汽車中文工坊”、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和柬埔寨經濟管理大學共建“熊貓學院”……近年來,在共建“一帶一路”背景下,川渝職教“出?!背晒S厚。
宜賓職業技術學院聚焦瀾湄區域合作,依托2022年成立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瀾湄區域職業教育合作聯盟”,為瀾湄六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的技術技能人才支持。該校負責人介紹,學校發起的“中老軌道交通人才培養項目”,入選中國-東盟高職院校特色合作項目,已累計招收近600名老撾留學生,成為老撾來華開展職業教育的重要目的地院校之一。學校還引入德國AHK機電一體化認證體系建設中德國際學院,在消化國際標準基礎上提升自主培訓能力,形成了“引進來”與“走出去”并重的培養格局。
去年底,《成渝地區“一帶一路”國際技術轉移中心建設方案》正式獲得科技部批復。這是全國批復的第一個面向“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國際技術轉移中心。
“‘一帶一路’技術轉移將催生一片職教新藍海:未來,培養既懂中國標準又能跨國溝通的‘技術外交官’,讓職校生從操作機床到解讀國際專利,川渝可在職業教育領域開展更多聯合出海項目,成為全球技術紅利的弄潮兒?!敝貞c市教委職成教處相關負責人對此充滿期待。
數說雙城職教發展>>>
川渝兩地248所職業學校、299家企業、50個其他單位已共同組建76個職教集團(聯盟),建成萬達開、瀘永江、合廣長3個跨區域的市域產教聯合體、5個融合發展試驗區。
成立了陸海新通道職業教育國際合作聯盟、中泰職教聯盟、中國-老撾職教發展共同體、中非(重慶)職教聯盟等10個國際交流合作平臺。8所職業院校與東南亞5國開展境外合作辦學,面向東盟、北非、中東歐建立16個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建設30余個如“坦桑尼亞魯班工坊”“越南熊貓學院”等多元主體境外聯合辦學項目,將職業教育中國經驗推廣至50余個國家。
兩地共建成186個省市級現代產業學院、8個國家級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培育項目,打造25個優勢特色專業(群)與128個實踐實訓基地。20所高職院校入選國家“雙高計劃”,在高端制造、信息技術等領域形成特色專業集群。
數據來源:重慶市教委
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李志峰
責任編輯:陳霞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