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都:包鸞稻田畫煥新 鸞鳥領銜開啟鍶鄉奇妙之旅
2025-07-15 06:30:41 來源: 豐都日報
大地為幕、稻田為紙。今年,豐都包鸞鎮稻田畫景觀將再次煥新,融入了“鍶鄉豐都”的藝術表達。眼下,稻田畫正在進行插秧,預計7月下旬秧苗轉青后驚艷亮相。
清晨,包鸞鎮飛仙洞村稻田畫晚育秧的田塊一片忙碌。村民們戴著草帽,腳踩松軟的田泥,開始了彩稻秧苗的插秧工作。他們按照設計圖案,將青白、嫩黃、深紅等色彩的秧苗精準插入田中,仿佛在給大地繡一幅巨大的錦繡,一株株秧苗的植入,讓稻田畫的圖案和文字漸漸清晰。

“今年我們這100畝稻田畫,四周的常規水稻已經插完,我們正以填空的方式栽植彩色水稻,目前已經插了3天,完成近一半彩稻面積,預計還有3天就能完成?!敝貞c鍶鄉包鸞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吳文武說。
據介紹,對比往年,今年的稻田畫突破單一景觀模式,聚焦“鍶鄉豐都”地域特色,將“鍶鄉豐都”這一IP融入藝術表達,以鸞鳥、太陽為核心,串聯包鸞鎮的硒鍶魚、硒鍶豆腐產業符號,借稻田畫直觀展現“硒鍶”特色農產品,以文化賦能鄉村產業。同時,綠色稻浪鋪陳生態基底,黃色稻株勾勒太陽,象征光明與希望;青、紅雙色塑造青鸞,呼應傳統意象,多種顏色的碰撞讓鸞鳥更顯鮮活靈動。
“文化+產業”融合敘事,既保留大地藝術的視覺沖擊,又深挖本地符號價值,讓稻田畫成為鄉村產業宣傳、文化傳播的鮮活載體,繪出農文旅融合的新畫卷,也為包鸞鎮鄉村振興注入詩意動能。
記者了解到,稻田畫秧苗移栽結束后,預計過兩周時間秧苗將全部轉青,屆時稻田畫景觀即可直觀呈現,隨著后續水稻各個生長期的發育,稻田畫將出現不同特點,而整個觀賞期將持續到10月中下旬。
記者 劉先華
責任編輯:董霞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