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門聯動、整合資源 重慶多措并舉防范應對高溫干旱
2025-07-17 15:42:02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記者 梁浩楠)近期,重慶將持續晴熱高溫天氣,最高氣溫可達42℃,高溫抗旱工作形勢嚴峻。重慶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發布消息,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七下八上”關鍵期自然災害尤其是近期晴熱高溫天氣防范應對工作的部署要求,將扎實抓好抗旱工作。
高度重視,及時研判部署抗旱工作。針對近期及后續晴熱高溫少雨天氣,各地要及時組織專題會商,研判本地區旱情趨勢,及時采取針對性措施,解決突出問題和困難。水利部門要加強統籌部署,重要節點發布抗旱工作調度令并跟蹤落實,確保高溫應對及抗旱準備工作開展有力有序。
部門聯動,持續加強監測預警。氣象部門要加強高溫、干旱監測預報,細化風險區域、風險等級,及時發布高溫預警、氣象干旱預警。水利部門要加強河流來水量、水利工程蓄水量和農村人飲狀況監測預報,重點關注河流、水庫水位是否達到旱限(警)水位,農村人飲困難等情況,及時發布河道、水庫旱警信息。農業農村部門要加強土壤墑情、農業旱情監測預警。城市管理部門要加強城市供水監測預警,各相關部門要及時向指揮部報送監測預報預警信息。
動態摸排,分段制定保水預案。各地要精準研判生活生產用水需求,全面摸底排查本地區缺水狀況,針對不同缺水類型,提前制定供水計劃和應急供水方案,重點細化城鄉供水和人畜飲水方案,保障群眾基本用水需求。蓄水量偏低的區縣,研判要精細到鄉鎮、到村社、到具體時段,制定極端干旱情況下10天、15天、30天的應急供水方案,做到心中有數、手中有策。
分類保供,科學開展工程調度。水利部門要組織做好水利工程蓄水保水及抗旱調度,飲用水水源水庫,嚴格控制非飲用水用途放水,“五小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后期短時降雨,采取引、調、提、攔等多方式蓄水。要提早謀劃跨流域、跨區域應急調水,及時啟用轄區內抗旱備用水源;緊急情況下,保證水庫安全為前提,動用死庫容開展應急調度;按照“先生活、后生產、再生態”原則精準調水供水,做好高溫汛期水源保障。
加強統籌,全力抓好農業抗旱。各地要將抗旱保收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充分利用手機短信、廣播電視、網絡等多種途徑,提醒農民群眾及時采取措施,減少農業生產因旱損失。農業農村部門要強化病蟲害監測防控力度,及時啟動撲殺;強化農資供應保障,組織農技人員深入一線指導農民群眾做好田間管理;調配農機、人力資源,及時搶收已成熟作物,最大限度減輕旱情影響。各地要結合實際,進一步完善抗旱工作機制,統籌轄區內水利、消防、城市管理等各類抗旱送水力量,重點關注高山缺水地區、弱勢群體的飲水保障。
多跨協同,合力落實送水保供。一方面,要抓好應急送水,各地要立足旱情,統籌轄區內水利、消防、城市管理、應急管理等各類抗旱送水資源,提前做好送水車輛、儲水桶、儲水袋、抽水泵等抗旱物資前置準備;一旦出現水源短缺、供水困難,及時送水到村到戶到人,確保不出現因旱無水喝。另一方面,要多方補水找水,氣象部門要做好人工增雨預案、隊伍、物資、裝備等準備,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抓住有利時機,科學實施增雨作業;規劃自然資源部門要做好旱區水文地質踏勘、找水打井等前期準備工作。
壓實責任,嚴格保障供水安全。城市管理部門要加強對城市取水設施、集中供水水廠和供水管網等巡查維護,實時監控制水設備運行參數,做好城鄉供水安全保障。水利部門要加強對農村地區供水設施巡查維護,針對山區散戶組織實施管網延伸,做好農村地區供水安全保障。公安、環保部門要聯合開展水源地、取水口安全巡查執法。衛生健康部門要加強對飲用水源衛生狀況監測,定期投放水質消毒藥片,確保供水水質安全。
整合資源,統籌強化綜合保障。各地要統籌使用各類救災資金,優化支出結構,優先保障抗旱急需。市水利局、市農業農村委等部門要做好抗旱隊伍和物資保障。國網重慶電力要保障抗旱用電需求,做好供水水廠、抽水泵站等抗旱設施、設備的電力保障工作。各地要組織開展抗旱節水倡議、“送清涼”、走村入戶宣傳等多種方式引導社會公眾主動節水節能,積極抗旱自救。要注重挖掘高溫抗旱工作中正面典型人物和事例,強化宣傳引領,形成全民參與、齊防共抗的良好局面。
責任編輯:李茜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