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東北渝北新時代文明實踐帶: 以文明實踐推動高質量協同發展
2025-07-28 09:24:40 來源: 重慶日報
7月14日,長壽區晏家工業社區一樓服務大廳,咖啡吧、報告廳、會議室、體育場等“共享空間”一應俱全,不少職工在此工作、休閑。前不久,川渝新時代文明實踐“一廊四帶”建設媒體采訪活動走進川東北渝北新時代文明實踐帶,探訪文明實踐服務經濟發展成果。
川東北渝北新時代文明實踐帶涵蓋四川省廣安市華鎣市、岳池縣、武勝縣、鄰水縣,重慶市渝北區、長壽區、合川區、墊江縣。各區市縣聚焦文明實踐服務經濟發展,深入實施“文明實踐+經濟”工程,推動產業共建共興、市場共建共管、農產品互助互銷,逐步打造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文明實踐帶。
織就長效“經緯線”
共定機制簽訂多項合作協議
去年9月以來,川渝八地共同簽訂了《川東北渝北新時代文明實踐帶框架協議》等系列合作協議,攜手打造可持續、惠民生、特色化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共建品牌。
長壽、墊江、豐都與四川廣安、攀枝花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聯動推出川渝旅游精品線路6條,攜手開展川渝文化旅游路演活動、文旅消費季非遺趕場系列活動,共同打造巴蜀文旅走廊。
合川區積極引導雙槐鎮等11個邊界鎮與四川武勝縣、岳池縣、華鎣市邊界鎮簽訂《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合作框架協議》,深化開展企業聯招、產業聯動、平臺聯建等活動80余場,開發推出“槐橘慶梨”等特色農產品合作品牌項目。
墊江縣、梁平區與四川省廣安市、大竹縣簽訂《明月山“鄉土網紅”培育合作框架協議》,共同促進梁墊廣竹四地網絡文化繁榮。
繪就服務“同心圓”
聯建企業社區文明實踐基地
川東北渝北新時代文明實踐帶發揮轄區各方優勢,因地制宜搭建協作聯動、深度融合平臺,打造企業社區文明實踐基地,共繪服務“同心圓”,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渝北區與四川省廣安市在川渝高竹新區聯合設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圍繞“1+1+2+8”(1個陣地、1個部門、2名專兼職人員、8支志愿服務隊)工作模式,開展線上線下理論宣講、愛國主義教育、普法宣傳,組織優秀電影播映等活動;推動道德模范、最美人物等評選;創新實施“我為新區引一企”“科技博士進企業”等品牌項目。
此外,兩地充分挖掘和活化利用閑置場地、公共場所等各類資源,依托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等開展科普講座、農業技術培訓等。例如,兩地有效利用鄰水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為兩地農民舉辦農業新技術培訓班,邀請農業專家現場授課、實地指導,提高農民的科學種植養殖水平。
多元服務“高品質”
推動文明實踐可感可及
川東北渝北新時代文明實踐帶通過跨區域聯動開展政務服務、教育醫療等多樣化文明實踐活動,讓文明實踐可感可及。
渝北區在毗鄰鄉鎮開設人工智能普及、軟件編程、航天科學課程,在云端航空科普基地、嘉禾種苗智慧工廠科普基地開展研學實踐和青少年自我保護科普講座等活動,帶動兩地青少年群體共同參與。
在醫療資源共享方面,兩地醫療機構互派專家開展坐診、培訓等活動,讓兩地特色醫療資源更好地為群眾服務。2024年,兩地共開展各類文明實踐活動300余場,參與群眾達3萬余人次。
合川區搭建創業交流“大平臺”,舉辦“智能制造創新發展”“現代農業轉型升級”2期主題沙龍,開設“農業技術培訓班”“公衛服務協作班”等技藝技能培訓47場,惠及5萬余人。志愿者團隊建立“一對一”跟蹤服務機制,為孵化項目提供政策咨詢、手續代辦等志愿服務,形成“創業孵化+志愿服務”的特色工作模式。
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卞立成
責任編輯:李遠山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