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護漁志愿者故事搬上銀幕 紀錄片電影《溯洄The Eddy》記錄長江守護者
2025-08-08 17:12:34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通訊員 張渝)紀錄片電影《溯洄The Eddy》正在江津拍攝。近日,由江津區委宣傳部、江津區農業農村委主辦的《溯洄The Eddy》專家研討會在江津區召開。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國家一級導演鄢光宗,重慶電影家協會副主席丁鐘、劉帆等影視專家,市級、區級相關部門負責人,影片主創團隊齊聚一堂,共同為《溯洄The Eddy》把脈問診、建言獻策,助力主創團隊打造“渝字號”精品力作。江津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永芳,江津區副區長廖義偉出席會議并講話。
《溯洄The Eddy》是一部實驗性生態紀錄片。該片以長江十年禁漁為背景,以擬人化的方式呈現長江,講述其生生不息的生命歷程。影片以江津為重要敘事載體,聚焦江津區鴻鵠護漁志愿隊的真實故事,生動捕捉長江“無聲的生態覺醒”,展現長江十年禁漁啟動以來的生態保護成果,深刻揭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時代命題。片名《溯洄》取自《詩經》中的《秦風·蒹葭》:“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p>
本片由江津籍導演鄭旭松執導,采用紀實手法拍攝,以鴻鵠護漁志愿隊隊長劉鴻,隊員程永彬、陳光進、陳健為主線人物,全程跟拍他們的日常工作與生活。全片零旁白、零擺拍,采用“陪伴式”拍攝。鏡頭將捕捉長江邊的晨霧、夜雨、烈日與寒風,記錄普通人在時代變遷中的堅持與尊嚴。這既是一部關于生態保護的作品,更是一幅當代中國鄉村的生存圖景。
“這部影片不是英雄的戰歌,只是普通人的生活實錄?!闭劦脚臄z本片的原因,導演鄭旭松說,作為江津人的我,看到劉鴻他們這樣一群普通人用很質樸的行動,展示出了他們對長江母親河、對家鄉的特殊情感,我被他們的這份“熱愛”深深打動。所以,我在今年5月開機拍攝《溯洄The Eddy》,并決定用3至5年的時間來完成這部影片的拍攝和制作。
鄭旭松口中的“劉鴻”,正是江津第一名“護漁志愿者”。從2014年成為護漁志愿者到2019年在江津區農業農村委(漁政站)的指導下成立江津區鴻鵠護漁志愿隊,從最開始一個人到一群人,從單打獨斗到團隊協作,目前鴻鵠護漁志愿隊擁有護漁志愿者12人、快艇5艘,并建立了管理制度、巡護制度、安全制度等。
江津區的115公里江段是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因為販賣野生江魚利潤巨大,經常有非法捕撈者鋌而走險。
多年來,鴻鵠護漁志愿隊在巡護中制止非法捕撈、破壞生態環境行為,減少了長江(江津段)天然水域破壞生態環境和非法捕撈的現象。即便在巡護過程中遇到了無數的危險與困難,劉鴻也依然無畏無懼,承擔起作為一名護漁志愿者“保衛母親河”“守護長江魚”的責任?!拔覀內粘Q沧o一般在天黑以前出去,第二天早上九點十點鐘才返航到碼頭。巡護這11年來改變很大,非法捕撈的減少了很多?!?/p>
會上,大家觀看了《溯洄The Eddy》先導片,主創團隊闡述了影片核心價值及拍攝情況,主線人物劉鴻介紹了護漁志愿隊現狀,大家圍繞影片的主題立意、藝術表達、社會價值等展開深入研討。與會專家一致認為《溯洄The Eddy》是一部以獨特視角記錄長江生態修復進程的影像史詩,展現了普通人在生態保護中質樸而堅韌的行動力量。專家們特別指出,這種以個體故事承載生態議題的敘事方式,兼具人文溫度與國際視野,有望成為中國生態故事國際傳播的優質載體。
接下來片方將根據專家的意見和建議對影片進行精心打磨,力爭將《溯洄The Eddy》打造為一部具有生態關懷與人性洞察的紀錄片電影,并積極參與國內外影展和各大電影節,讓長江生態保護的動人故事走向更廣闊的舞臺。
責任編輯:徐力超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