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以教學創新引領中青年干部培訓改革新實踐
2025-08-19 10:44:53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通訊員 張貝貝)為幫助學員彌補知識缺陷、能力短板、經驗弱項,提升專業化水平,近日,江北區委組織部、區委黨校在中青年干部培訓班(第2期)中,聚焦教學方式系統性創新,通過打造“案例式”“沉浸式”“互動式”“拓展式”四維課堂,以模式革新破解傳統培訓瓶頸,推動教學實效從“知識傳遞”向“能力鍛造”深度轉型。?
案例式教學:在問題研討中淬煉改革攻堅本領?

培訓班以綦江區“交郵融合?客貨同網”創建實踐等標志性改革案例為切入點,構建“問題情境-多維研討-對策生成”的教學閉環。
培訓課程圍繞案例中蘊含的體制機制堵點、利益協調難點、政策落地痛點,設計具有現實挑戰性的研討議題,組織學員分組拆解矛盾、辨析路徑。
這種教學模式打破單向灌輸壁壘,將靜態知識接受轉化為動態思想碰撞,推動學員在“學政策、析案例、謀對策”中切實提升破解復雜問題的實操能力。?
沉浸式教學:在現場體悟中筑牢黨性修養根基?

培訓班將課堂延伸至實踐一線,以“實景教材”激活理論認知。組織學員走進大足區孝廉文化實踐教學基地,圍繞“信仰信念”“廉潔自律”等六大主題進行現場教學,讓抽象的黨性要求轉化為可感可知的鮮活教材。
同步聯動騰訊公司西南總部打造“數字化課堂”,學員通過體驗智慧政務平臺、觀摩大數據治理場景,直觀感受數字技術對社會治理的賦能作用,在“觸摸前沿、對標先進”中拓寬視野格局。這種“眼看、耳聽、心悟”的沉浸式體驗,變“坐著學”為“走著學”,讓理論教育真正入腦入心、見行見效。?
互動式教學:在角色翻轉中實現教學相長共進

培訓班還創新推出“學員講臺”系列活動,打破“教師講、學員聽”的傳統模式。鼓勵學員結合崗位實際自選主題,或解析基層治理典型案例,或分享招商引資實戰經驗,或探討青年干部成長路徑,通過“微課堂+小組議+全班評”的形式,讓每位學員既是學習者也是分享者。
在“基層治理”專題分享中,來自街道的學員結合具體案例拆解調解技巧,引發城管、司法等領域學員的跨界討論,形成“經驗互鑒、思路互補”的良性互動。
這種“小時段、小范圍、小專題”的靈活形式,充分激發學員主體意識,在“我要講、我會講、我能講”的轉變中,錘煉邏輯表達與綜合研判能力,真正實現“教學相長、學學相長”。?
拓展式教學:在實踐磨礪中鍛造過硬作風?

培訓班以封閉式軍事特訓為載體,開展為期五天的“作風淬煉營”。按照“準軍營”標準,設置軍姿隊列、負重拉練等基礎訓練,穿插衛生救護、偽裝防護等拓展項目,在嚴苛紀律要求與協作挑戰中,錘煉學員的意志力、執行力與團隊凝聚力。
晚間組織“初心分享會”,學員結合軍訓體驗談初心使命、話擔當作為,將軍事訓練的“硬作風”轉化為黨性修養的“軟實力”。這種“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的拓展訓練,不僅磨礪了干部的身心素質,更鍛造了“召之即來、來之能戰”的戰斗作風,為履職盡責筑牢作風保障。?
通過四類創新教學方式的系統推進,江北區中青年干部培訓班(第2期)實現了“三個轉變”,從“側重理論灌輸”向“強化能力培養”轉變,從“單一課堂教學”向“多元場景融合”轉變,從“被動接受學習”向“主動探索實踐”轉變。
學員在改革攻堅、群眾工作、應急處突等方面的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多篇學員研討成果被轉化為區委、區政府決策參考,真正讓教學創新成為推動干部成長、服務區域發展的“助推器”。?
下一步,江北區委組織部、區委黨校將持續深化教學改革,以更鮮活的載體、更開放的形式、更務實的舉措,著力培養適應新時代要求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為江北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責任編輯:王婷婷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