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高空要效益 以開放激活力 用數字賦新能 渝中區深耕精耕“三個空間” 打造現代化城市融合發展新范例
2025-09-03 10:14:49 來源: 重慶渝中
渝中融媒體中心-重慶渝中客戶端(首席記者 劉侃)9月2日,渝中區委十三屆七次全會召開,明確提出:堅持深耕精耕渝中抓發展、跳出渝中抓發展,統籌抓好“三個空間”(本地“第一空間”、開放“第二空間”、數智“第三空間”),重塑區域競爭格局。
在這一戰略指引下,渝中區正以空間重構推動資源重組、以模式創新引領能級躍升,持續探索中心城區高質量發展新路徑。從樓宇經濟提質到開放能級提升,從消費生態擴容到數字賦能轉型,一系列務實舉措逐步落地,一幅更具活力、更有效率、更加開放的發展圖景正在渝中區緩緩鋪開。
深耕精耕本地“第一空間”:“立起來的園區”向高空要效益
渝中區樓宇經濟體量大、綜合貢獻率高,近年來,渝中區立足重慶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西部金融中心主承載區、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區的定位,結合商業、商務樓宇資源富集的實際,推動區域集中、創新集約、產業集聚、企業集群、要素集成,助力全區走好向高空要效益的立體發展之路。
渝中區全域面積23.24平方公里,如何在有限的空間拓展出更多發展可能、釋放發展潛力?渝中區在全市率先由“大干快上”增量時代向“精耕細作”存量時代邁進,因地制宜深化“樓均論英雄”改革,連續3年位列“中國樓宇經濟發展指數標桿城區30強”。
樓宇“年齡大”“形態散”,如何深化“樓均論英雄”改革?樓宇“英雄隊伍”怎樣建立?對此,渝中區將目光轉向最需要樓宇的產業,將發展樓宇經濟作為現代服務業調結構、促轉型、提質效的重要抓手,堅持“一棟樓宇就是一個園區”“上下樓就是上下游”的思路,持續深化“樓均論英雄”改革,通過不斷提升樓均產出效益促進樓宇經濟快速發展,打造了一個個“立起來的園區”,“伸手”向高空要效益。
此外,渝中區建立了涵蓋樓宇業態、產出、綜合質效為一體的“樓均論英雄”評價體系,對轄區內商務商業樓宇進行分檔評級;進一步迭代升級“樓均論英雄”指標體系,提升商務樓宇、商業樓宇、專業市場三類樓宇載體要素貢獻度;將黨建引領納入“樓均論英雄”評價體系,推動管委會、街道打造樓宇黨群服務中心,搭建“商代表+樓小二”企業服務平臺。在渝中區,樓宇經濟發展矩陣穩步成型、發展動能不斷壯大,加速向“樓宇經濟3.0”時代邁進。
在加快升級打造“樓宇經濟3.0”的同時,渝中區還以“四首經濟”為支點,做強區域首店、行業首牌、品牌首秀、新品首發,構建中西部消費升級的新格局。
這里不僅是國際知名品牌的集聚地,也是高能級首牌首店構建的“消費引力場”——每3家入駐重慶的首店就有1家在此落地,以全市首店數量1/3的高占比,鑄就重慶“四首經濟”的“黃金軸心”。
近年來,渝中通過“四首經濟”多賽道協同發力構建全業態消費生態,在聚焦品質生活、追逐個性潮流、優化社交體驗等方面多維發力,精準滿足多元化消費需求,實現消費場景擴容與產業升級的良性互動。
“四首經濟”的全業態布局讓渝中構建起多維度消費生態圈,既滿足消費者對個性化、體驗式消費的升級需求,又通過產業集聚與場景創新實現消費供給的擴容提質,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注入核心動能,形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消費生態示范樣板。
優化提升開放“第二空間”:“重慶客廳”聚力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
以改革破難題,以開放激活力。毋庸置疑,改革開放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泉。
今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重慶辦事處”在渝中揭牌,助力企業和資源“雙向奔赴”,為渝中乃至重慶企業走出去開展與東盟、中東各國合作注入強勁動力。5月,中國—東盟法律服務中心在渝中揭牌,致力于構建中國與東盟國家規則對接、服務協同、人才聯動的新機制,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和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提供更堅實的法治保障。
這些合作平臺的落地,不僅強化了渝中區“走出去”的橋梁紐帶,也為制度型開放提供了重要支撐。在此基礎之上,渝中區進一步推動體制機制創新,持續優化跨境合作與對外開放的軟環境。
在一體推進自貿、中新、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方面,渝中區充分發揮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先行先試的作用,在進口商品展示交易、涉外法律服務、數據跨境流動等領域積極探索;率先打造全市唯一支付便利化示范區,可受理外卡商戶超7000家;建設中新(重慶)國際金融數據港,打造中新國際金融產業園,重慶來福士集聚中新金融及金融科技企業10家以上……
作為重慶母城、都市極核、品質半島、首善之區,近年來,渝中區緊緊圍繞重慶建設“內陸開放綜合樞紐”定位,立足現代服務業發達優勢,深度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發揮自貿試驗區、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中新互聯互通項目等政策疊加優勢,大力推進開放型經濟新發展,努力在西部地區“帶頭開放”“帶動開放”,聚力打造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
渝中區是西部金融中心主承載區、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區,以重慶萬分之二點八的土地面積創造了全市5.4%的GDP……亮眼數據的背后,是渝中以“敢為天下先”的魄力,凝心聚力、集中攻堅,持續打造“全市前列、全國影響力和渝中辨識度”的改革開放成果。
新時代新征程,作為“重慶的世界窗口、世界的重慶客廳”,渝中區正深度融入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西部陸海新通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家戰略腹地建設等重大戰略,以“愈改愈勇”的姿態,用足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不斷匯聚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續寫敢為人先、勇立潮頭新篇章。
鞏固拓展數智“第三空間”:以“數”為筆 “智”繪城市發展新圖景
上半年全區軟信產業(含互聯網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6%,45家規上軟信企業(含互聯網服務業)營收同比增速25.1%;“渝中—哈密(伊吾)算力產業協同發展示范基地”正式揭牌;渝中區數智經濟人才會客廳啟用……
今年以來,渝中區持續推動數字重慶基本能力建設,深入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改革,優化完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布局,加快推動數字經濟提質發展,用數字為美好生活添彩,用創新為城市發展賦能。
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底座”支撐,算力在各行各業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的賦能作用日漸凸顯,成為決定新質生產力水平的關鍵因素之一。
眼下,渝中區正加速“算”出新質生產力,加快推進西部算電協同創新中心建設,支持開展衛星數據傳輸等衛星軟件技術研發,強化區塊鏈、5G/6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集成突破,塑造“工業互聯網+5G”典型應用模式和創新商業模式,提升產業創新能級。
在推動數字重慶建設方面,渝中區聚力攻堅、唯實爭先,以重點突破帶動全面進步、整體躍升,全力當好數字重慶建設的謀劃者、行動派、實干家,打造出具有渝中辨識度的標志性數字化成果,以標志性成果賦能賦智經濟社會發展。
近年來,渝中區聚焦重點、突出實戰,全力推動數字重慶基本能力建設實現突破性進展。渝中區在全市率先完成私有云遷移攻堅,非涉密數字化應用上云率保持100%;部署視聯網點位50個,筑牢“一網兩線”安全網絡底座;探索打造“渝中區數字機關運行平臺”,于全市率先推動DeepSeek模型版在區政府網站部署,首批AI“數字員工”特色智能體上線;持續完善“區級—街道—社區—網格—微網格”五級縱向貫通治理體系。
記者手記
23.24平方公里,是空間的邊界,卻從未成為發展的邊界。
從“樓均論英雄”的改革深挖,到“四首經濟”的消費引力場構建;從多個國際合作平臺落地渝中,到AI“數字員工”的率先上線——渝中區以一種“愈改愈勇”的姿態,詮釋著何為“精耕”與“跳出”的辯證法。它既腳踏實地,深耕精耕每一寸土地的價值,又目光向外,以開放和數字打開新的增長維度。
渝中區的實踐印證:空間邊界從來不是發展的“天花板”,敢闖敢試的改革基因、向新求變的創新思維,才是打開發展新格局的密鑰。這座正在“立體生長”的母城,正用實踐證明——有限的物理空間,永遠框不住無限的創新可能。
責任編輯:徐力超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