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眾一心戰暴雨丨側記:接到智能預警 榮昌社區干部敲門轉移居民
2025-09-12 11:44:49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數字+人工組成的高效應急系統,關鍵時刻能救人。
“李阿姨,今天晚上到明天有大到暴雨,咱們得暫時搬去安置點?!?月11日晚,昌元街道社區干部敲開了李阿姨家的門。一個月前,這個小區剛經歷過內澇,積水最深處超過1米。
在這場與暴雨的較量中,榮昌區借助“被動救災”到“主動防災”的應急理念和人防技防協同應急系統,跑贏了時間,守護了群眾的安全。
數智預警 連夜敲門轉移群眾
被成功轉移的李阿姨,還記得8月那場暴雨:“水一下子就沒過了膝蓋,要不是救援隊來得快,我們這幾個老骨頭可就危險了,但這一次情況不同了?!?/p>
改變始于榮昌區應急管理局打造的“空天地”一體化數字應急網絡。在“8·10”暴雨中受過災的園丁新村,被列入重點監測區域。31套高位“鷹眼”視頻監控點覆蓋了多個重點點位,實時傳輸現場畫面到區應急指揮中心。

“8月災情后,我們建立了動態更新的風險隱患臺賬?!眳^應急管理局工作人員表示。370HZ集群同播基站、衛星通信電話、北斗定位終端……這些專業設備組成的系統,讓預警信息能夠精準抵達最需要的人。
這樣的精準預警得益于榮昌區爭取的價值2900余萬元的應急設施設備,重點向基層鎮街傾斜分配,在全市率先打造立體化應急通信網絡。
智慧巡河 科技賦能基層防汛
同樣的變化也發生在盤龍鎮。防汛網格員老鄧的日常工作因數字技術而徹底改變。
“過去靠經驗,現在靠數據?!崩相囍钢种械臄底謶敝悄芟到y說,“水位一旦異常,系統自動報警,我們馬上就能定位到具體河段?!?/p>
盤龍鎮應急辦負責人介紹,通過北斗定位終端和視頻監控系統,能夠實時掌握全鎮河流情況,巡河效率和精準度大幅提升?!皵底窒到y讓我們能夠實時做出研判決策”。
雨勢減弱 居民安全返回家中
在精準預警和智能監測的基礎上,榮昌區進一步升級應急物資調配機制,實現了從被動響應到主動預置的關鍵轉變。
榮昌區創新采用“以車帶庫、動態預置”模式,將應急救援裝備提前部署到高風險區域。這一創新做法源于歷年暴雨應急處置的經驗總結。“以往災害發生時,我們需要從倉庫調運物資,往往耽誤了最佳救援時機?!眳^應急救援中心負責人介紹,“現在我們將285臺套專業救援設備提前部署到可能需要的區域,確保關鍵時刻‘拉得出、用得上’。”
在9月11日的強降雨應對中,這種模式顯示出明顯優勢。預置的3艘沖鋒舟、2臺排澇泵車等設備雖然沒有派上用場,但這正是防災減災追求的“無急可應”的理想狀態?!拔镔Y跟著風險走、保障圍著需求轉”,成為榮昌應急物資調配的新原則。這種超前部署的做法,顯著縮短了應急響應時間,為險情處置爭取了寶貴窗口期。
今天上午,榮昌雨勢逐漸減弱,園丁新村的居民安全返回家中。小區干燥如初,沒有積水,沒有險情。
但這次“有驚無險”的經歷,卻生動詮釋了榮昌區“防重于救”的應急理念:用萬全準備應對萬一可能,以“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的責任與智慧守護萬家燈火。
第1眼TV-華龍網記者羊華 曹建 通訊員 吳帆
責任編輯:王婷婷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