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詩瓊:? 從“灶臺”躍“云端”? 帶火家鄉金果果
2025-09-11 15:09:10 來源: 奉節縣融媒體中心
“鍋熱先放菜油,再放豬油增香……”抖音鏡頭里,瞿詩瓊左手攥著自種土豆,右手菜刀翻飛,薄如蟬翼的土豆片簌簌落下。柴火噼啪聲里,她用重慶方言嘮著家常做飯,這條普通農家視頻,穩穩收獲2.1萬點贊。
這位1964年生在奉節縣康坪鄉的農村農婦,圍著灶臺轉了大半輩子,卻在58歲那年,靠著手機鏡頭走出了新路子。
故事要從2022年說起。在外工作的兒子回村,看著母親一手好廚藝,又想起村里提的“電商助農”,當即提議:“媽,拍做飯視頻賣特產!”

起初面對鏡頭,瞿詩瓊緊張得手都發僵,拿鍋鏟的姿勢格外拘謹??删W友的點贊、漲起來的播放量給了她底氣。漸漸地,她既能熟練露廚藝,又能自然嘮起家鄉的瓜果美食。
這股“敢闖”勁兒,早在2016年就顯出來了。當年奉節推行“棄‘煤’啟‘綠’”,大力發展臍橙產業,瞿詩瓊果斷把自家果園從10畝擴到100多畝。從不懂剪枝疏果的“門外漢”,到把果樹照料得棵棵茁壯,全靠她“人要自強,地不欺人”的信念。
可豐收的臍橙掛在枝頭,怎么送出大山賣好價,成了新難題。正是兒子的提議,讓她把目光對準了短視頻。
2022年至今,她發了260多條鄉野美食視頻,圈粉20多萬,獲贊超300萬,總播放量破3億。2024年臍橙季,她和家人在直播間默契配合:掰開橙子,汁水直流,她操著方言拍胸脯:“奉節臍橙,好吃得‘不擺了’!”

這一年,她靠電商賣出50萬斤臍橙,線上銷量占比超80%,產值漲了43%。自家賣完不算,還幫10多戶鄉親清空庫存,帶動6個村民在家門口做分揀、包裝。
光鮮成績的背后,是藏不住的實干。為保品質,她嚴格分級選果,常常深夜直播后還接著分揀;單是包裝填充,就反復測試6次,只為找到抗壓又保鮮的方案。她還創新拍“臍橙煮酒”“鹽蒸橙子”食譜,讓果子附加值翻了番。
如今,瞿詩瓊家評上了“重慶市最美家庭”,她自己也成了縣婦聯的“公益推薦官”,在“巾幗優品”專場幫家鄉帶貨,鄉親們都親切叫她“瞿大姐”。
從灶臺到屏幕,從農婦到“新農人”,瞿詩瓊用布滿老繭的手,握穩了鍋鏟,也攥住了鄉村振興的“鑰匙”。手機成了她的“新農具”,方寸屏幕間,不僅打開了家鄉特產的銷路,更活出了不服老的精彩。
(全媒體記者 雷騰 黃翱 朱松 吳志華)
責任編輯:董霞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