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州:點面結合系統施策提升農村飲水質量 “放心水”讓群眾喝出“幸福味”
2025-09-17 11:27:50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記者 閆儀)“水來了,水來了!這水比山泉水還清亮!”近日,開州區三匯口鄉永樂村村民田軍擰開家里的水龍頭,清澈的自來水噴涌而出。該村白云寺集中供水工程,曾因水源失水等原因導致工程一度停用,但在當地水利部門和屬地黨委政府積極努力下,群眾飲水問題得到妥善解決。
“再不用到其他地方找水啦!這水透亮清甜,泡茶格外香!”在郭家鎮普渡村,65歲的李素英一邊麻利地沖洗碗筷,一邊感嘆家門口的水廠運行正常后讓吃水用水變得方便和安全有保障。該村集中供水工程建成后,受多種因素影響未能如期投運。當地水利部門主動介入,會同屬地黨委政府加快完成整改,讓群眾長期穩定喝上“放心水”。
這涓涓水流背后,是開州區農村供水質量不斷提升的結果。
今年以來,開州區委、區政府大力實施提升農村飲水質量專項行動,從“源頭”到“龍頭”破局農村飲水難題,讓群眾“喝好水”逐漸變成現實。
繪制城鄉一體“水網藍圖”
開州基本地貌為“六山三丘一分壩”,農村人口居住分散。全區1323處集中供水工程星羅棋布。面對點多面廣的管網、參差不齊的水質,如何保障群眾用上干凈清澈的自來水?
“規劃是龍頭?!遍_州區水利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開州區貫徹落實《重慶市提升農村飲水質量專項行動方案(2025—2027年)》精神,將城市與農村供水系統納入了同一張藍圖規劃,錨定了七大提升方向,繪制城鄉一體“水網藍圖”。
“專項行動的核心是‘3+1’模式?!眳^水利局有關工作人員介紹,“3”即三種建設路徑:統籌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集中供水規?;?、小型供水規范化建設,“1”則是縣域統一管理和專業化管護。專項行動為期三年,圍繞實施水源提升、水廠提升、管網提升、水質提升、數字能力提升、管理能力提升、應急能力提升等7項行動,進一步調整、優化專項行動項目,多渠道籌集資金,綜合提升農村飲水質量。
沿著規劃藍圖,開州區農村供水正從分散粗放走向集約高效。
現代化城鄉供水工程織密織牢“網絡體系”
今年以來,開州區針對不同區域特點,打出供水提升保障組合拳,鋪就一張牢靠的農村供水保障網。
在城鄉供水水源工程建設方面,規劃建設大型水庫1座、中型水庫4座、小型水庫15座,并通過川渝東北一體化水資源配置工程以及浦里、南河片水網聯通工程,保障區域用水安全。
在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建設方面,科學配置大水源、技改擴能大水廠、合理布局大管網,以城市大水源、大水廠供水體系為依托,擴展城市供水管網覆蓋范圍,整合分散的鎮街供水系統,構建分區集中供水、區域聯通互濟的農村供水保障格局,實現城鄉供水同質同標、服務均等。
多措并舉守護“源頭活水”
在三匯口鄉永樂村,當地村干部向記者介紹,為解決飲用水質量問題,水利部門會同屬地黨委政府采取了四項措施。一是建立管護制度。組織供區群眾召開院壩會,落實由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運行維護管理。二是完成水廠整修。對凈水廠區開展環境整治,更新消毒設備,恢復了水處理能力。三是落實水源保障措施。開展主水源取水協調,開辟2處補充水源。四是完善配水管網。安裝、更新供水管道5公里,于7月28日實現正常供水。
在郭家鎮普渡村,當地鎮政府分管負責人向記者介紹,當地黨委政府在區水利局的指導下,積極推動解決集中供水工程未能如期投運問題。一是完善管護制度。督促水廠完善了供水管理制度,建立完善日常運行管護臺賬,保障供區群眾飲水安全。二是規范工程整改。按規范要求完成設施設備整修、更換,增設深度處理工藝。三是完成項目驗收。在開展現場核查、現狀評估基礎上,按相關標準和程序完成項目決算、驗收。目前,該水廠運行正常、水質檢測合格。
在開州區水利局,有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為提升全區面上農村飲水質量,水利部門多管齊下。
一是組織開展系統排查。6—7月,抽調38人在全區開展農村飲水安全大排查大整改,排查發現問題48處,現已完成整改47處。
二是切實加強業務培訓。分3批組織各鎮街分管負責人、水利崗負責人及水廠運行管護人員開展業務培訓,提高農村集中供水工程制水、管水能力。
三是抓好工程維修養護。爭取第一批維修養護補助資金423萬元,維修養護30個鎮街69處飲水工程。第二批維修養護項目投資582萬元,涉及農村供水工程標準化建設、工程維修養護等多個方面。
四是加快建設飲水工程。落實資金452萬元,在7個鎮街建設抗旱水源項目,惠及群眾1664人;下達專項資金6730萬元,在17個鎮街新改建工程39處,受益人口7.16萬人。
五是力推農村供水縣域統管。按照“政府監管、企業化運營、專業化管理、社會化服務”總體要求,全面推進縣域統管體制改革,目前已完成第一批4個水廠統管。
責任編輯:劉思利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