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時保安全 平時惠民生 重慶防空洞成國防教育新陣地、文旅新名片
2025-09-22 06:33:00 來源: 重慶日報
9月20日,第25個全民國防教育日專題節目《國防公開課》在央視國防軍事頻道(CCTV-7)以及央視軍事等新媒體播出,為全國觀眾講解防空知識,重慶防空洞是其中重要板塊之一。
抗戰期間,重慶是中國抗戰大后方,是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中心,也是侵華日軍的重要軍事目標。從1938年2月至1944年12月,侵華日軍對重慶及其周邊城市進行了長達6年零10個月的轟炸,史稱“重慶大轟炸”。
面對日寇的囂張氣焰,重慶人民從未屈服,從1937年到1942年,重慶防空洞數量增加了30倍,達1603個。
如今,重慶仍然留存著數目龐大的防空洞,它們在戰爭中發揮著生產救國的重要作用,是戰時重要的防空體系,也見證了重慶人民不屈不撓、“愈炸愈強”的抗爭精神。
戰時保安全,平時惠民生。戰爭結束后,這些功勛卓著的“老兵”們擔負起了新的“工作”。隨著市國防動員辦持續實施“山城洞天”人防工程服務民生行動,它們逐步找到了與城市建設、經濟發展深度融合的契機。
在渝中區,3公里長的解放碑地下人防大通道融入地下環道工程,有效緩解了當地交通壓力。今年,散布在渝中、江北、沙坪壩等13個區的45個人防工程納涼點,接待群眾80多萬人次。
不僅如此,在經濟領域,重慶得天獨厚的資源與防空洞相互融合,構建全新消費場景,形成了“防空洞+”文博、旅游、餐飲、購物等多元新業態——
建川博物館的防空洞“時光隧道”里,老槍、電報和光影重現抗戰歷史,帶領游客走進那段不屈抗爭的烽火歲月;
沙坪壩土灣街道的“洞艦1號”,以360度環幕打造星際探險場景,被網友稱為“《流浪地球》分舵”;
江北區“地下之城”火鍋店里,九宮格紅湯沸騰,展現山城的獨特風情。
今年以來,重慶大轟炸慘案遺址、十八梯大隧道遺址等5個防空洞宣傳教育場館接待游客130多萬人次,20個防空洞火鍋、書屋、藝術基地等文旅項目接待游客800多萬人次,整體營業收入近8000萬元……如今,防空洞已逐漸成為具有重慶辨識度的國防教育新陣地和文化旅游新名片。
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卞立成
責任編輯:陳丹丹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