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江評 | 從草根賽場到城市名片 如何讓“渝超”走得更遠?
2025-09-22 16:46:41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短短幾場比賽,“渝超”就已經踢出了熱度和話題。揭幕戰里,渝中3:2小勝九龍坡,“八龍坡”的調侃隨即刷屏;江津9:1大勝潼南,“暴打檸檬”的梗又被球迷玩得不亦樂乎;永川雖2:3惜敗大足,卻因請來港星陳百祥開球、樂和樂都動物明星助陣,加上多年承辦國際女足賽事的經驗,被稱“世界級賽場、世界級球迷”。從比分到氛圍,從段子到口碑,“渝超”的存在感,已超越了一場地方聯賽的范疇。
“渝超”之所以能在街頭巷尾被頻頻提起,不只是比分懸殊或段子好玩。有人走進球場,發現本地聯賽比想象中更有意思;也有人沒搶到票,只能在網上追看視頻、參與話題;還有人被“觀賽+景區游”的組合吸引,開始把看“渝超”提上日程。這意味著“渝超”的觀眾基礎,不再只是傳統球迷,正在吸引更多普通市民關注。
今年以來,全國各地的“省超”接連開打,逐漸成了新現象??纯磁赃叺摹按ǔ?,開幕式請來韓紅唱歌,21個市州的文旅元素齊登場;在球迷的調侃里,成都隊就是“光明頂”,其余各市州球隊則像“六大門派”,組團來圍攻。再看“湘超”的永州,門票一票難求,甚至搞出了“樹上掛票”,配上官方安全指南,這種接地氣的創意讓人忍不住會心一笑。
人們去看“渝超”“蘇超”“湘超”,并不是單純為了足球比分,而是走進一場地方的集體狂歡:有人看競技,有人看氛圍,有人被文旅吸引。地方城市足球超級聯賽的真正價值,在于它能否把一次性的新鮮感,變成一座城市的常態體驗。如何讓城市聯賽走得更遠?熱梗能帶來一時的關注,但長久之道,還離不開三件事:球場常開、城市有敘事、產業能造血。
球場常開,賽歷常在,是發展的基礎。要讓球場和賽歷成為城市的公共資源,增加人均可用球場數、延長開放時長,固定周末主場檔期,并加強青訓、女足、次級聯賽和一線隊的聯動——讓市民在這座城里隨時都能“遇見足球”,感受足球的魅力。
一城一敘事,是賽事的靈魂所在。要將地方榮譽和生活方式固化為賽事資產,打造固定的城區德比日,規劃觀賽+景區游的特色線路,設計與地標綁定的獎杯或口號,讓比賽成為本地文化的延續,增強市民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產業和文化互為底氣,是可持續發展的保障。足球文化是營造氛圍的關鍵,球迷組織、口號、地方梗,都是身份認同的符號,能夠凝聚人心;足球產業是發展的支撐,涵蓋青訓體系、裝備制造、文旅聯動、贊助鏈條等多個方面。只有當產業鏈條支撐文化敘事,文化氛圍反哺產業收益,地方城市聯賽才能具備真正的“造血能力”。
簡而言之,要把城市聯賽從“活動”升級為“制度”,從“海報”轉化為“資產”,再從“賽事”拓展為“生態”。這樣,相信即便是對世界杯情有獨鐘的球迷也會愿意看“省超”,因為它不僅是一場比賽,更是城市長期的體育生活。
這場“省超”熱潮的源頭,可追溯至貴州榕江的“村超”。那片小縣城,把足球與鄉土、美食、民俗融合在一起,讓人們第一次看到:沒有職業隊伍,也能辦出全民狂歡的足球盛宴。緊接著,“蘇超”的爆火進一步把草根賽事推上全國熱搜,證明這種模式并非偶然,而是一種新的可能。世界杯讓人看見世界的廣闊,而“省超”讓人看見腳下土地的獨特魅力。
對于重慶而言,“渝超”的開場已經展現出巨大的潛力:有梗、有氛圍、有產業和文旅的支撐。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把這份熱鬧變成長久,把一場場比賽辦成一座城的節日?!坝宄睂⒉恢故乔蛎缘恼勝Y,更會成為重慶的另一種語言,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活力與激情。
作者:肖英杰
編輯:曹葉
審核:楊洋
監制:白永茂
華龍網兩江評投稿郵箱: liangjiangping@cqnews.net
責任編輯:曹葉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