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未”是初心,更是使命
2025-09-23 06:27:14 來源: 重慶日報
“我們辦的不僅是案子,更是孩子的人生”“救一個孩子是職責,防千萬個孩子受害是使命”“播撒在孩子們心中的法治種子,終將長成參天大樹”……孩子,承載最滾燙的目光;守護孩子,成為最堅定的目標。
當“時代楷?!钡臉s光落于重慶檢察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團隊代表(以下簡稱“渝檢護‘未’團隊代表”)肩頭,閃亮的不只是一段跨越20多年的奮斗歷程,更是那顆“為孩子多做一點”的質樸初心。
從“莎姐”青少年維權崗,到“檢護成長”專項行動;從最初7個人利用業余時間寫博客、接熱線,到如今攜手志愿者、心理咨詢師等社會力量并肩同行……他們并非無所不能,只是愿意為了孩子竭盡所能、久久為功。
這份竭盡所能,彰顯仁愛——把別人的孩子當成自己孩子來疼。
“我是一名檢察官,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對檢察官梅玫來說,看到孩子誤入歧途或受到傷害,就想去拉一把、護一程。“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古訓,是他們最鮮明的寫照。
因為為人父母,所以懂得孩子對溫暖的渴望;因為身為檢察官,所以要“守護千千萬萬孩子的‘大家’”。這份跨越血緣的疼愛,早已刻進他們的職業底色。保護未成年人,絕不是機械執行,而是真正充滿人文關懷的有力托舉。
這份竭盡所能,飽含堅韌——再難的路也要走、再陡的坡也要爬。
有人說,孩子的心靈如迷宮一般,要走進孩子的內心何談容易?幫助涉罪未成年人懸崖勒馬、回歸社會,又要付出多少心血,才能平衡好法律的“剛”和育人的“柔”。
不怕艱難,唯恐辜負。為了孩子,他們可以專程到家里去牽線搭橋,可以夜以繼日審查證據、鉆研案情……步步不易,但步步都算數。受助的孩子,有的已成為養殖大戶,有的考上了法律專業研究生,把未來重新握在自己手里。
這份竭盡所能,淬煉擔當——用法治暖陽照亮每一寸成長空間。
依法開展未成年人保護,是法治文明的重要標識。未成年人保護制度的不斷健全與完善,是一個國家文明和法治進步的體現,更是需要與時偕行、不斷交出答卷的時代課題。
時代的課題,行動來作答。推動建立全國首個省級教職員工入職查詢平臺、建成檢警醫“一站式”詢問救助中心,參與研發“家庭成長環境風險防控一件事”數字模型……用心、用情、用力,未成年人保護的法治安全網越織越密。
“孩子們成長得更好,是我們最大的心愿?!睙崆行脑福鞒嗾\堅守。這份堅守,讓渝檢護“未”團隊代表獲得“時代楷?!钡臉s譽,也成為巴渝大地的又一個精神坐標,更為全社會協同開展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提供了典范。
莎草種子生根發芽,愛的故事仍在續寫。請記住渝檢護“未”團隊代表的名字——梅玫、龔珊、唐煥然、吳波、李非白、孫文靜、王莉。
新重慶-重慶日報評論員 王瑞琳
責任編輯:陳丹丹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