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陽:稻田里上演“廚王爭霸” “八大碗”帶動農旅振興
2025-09-23 08:50:37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通訊員 彭婧)金秋九月,稻浪翻涌。風里滿是豐收的甜香,在第八個中國農民豐收節的喜悅里,一場藏在稻田間的“舌尖對決”悄然啟幕。9月20日,云陽縣大陽鎮黃陵村的千畝梯田里熱鬧非凡,作為第五屆“天生云陽”金秋季系列活動的重要鄉村實踐,大陽鎮首屆“貢米鄉韻·灶火田間”廚王爭霸賽在這里火熱舉行。來自全鎮7個村(社區)的9支代表隊齊聚一堂,以灶為臺、以稻為景,展開了一場充滿鄉土氣息的廚藝對決。

比賽現場,隨著一聲令下,灶火燃起,鍋勺碰撞……選手們手法嫻熟、刀工精湛,切菜聲、翻炒聲、油爆聲交織成一首廚房交響曲。所有隊伍均須遵循“地產地銷”原則,60分鐘內完成4道本土菜品。慶霞社區隊的“金薯燜香米”讓貢米吸飽高山土豆的香氣,大陽村隊的“散養跑山口水雞”選用本地土雞展現山林風味,民富村隊的“鼎罐洋芋糯米飯”以傳統鼎罐慢燉出臘肉油脂浸潤的糯香,“這米是‘渝香203’品種,今年畝產比去年多200斤!”參賽廚師金六梅一邊顛勺一邊介紹道。

經過激烈角逐,大賽評選出3個金獎、6個銀獎,并誕生了“大陽八大碗”——散養跑山口水雞、高山野山菌炒肉、大陽稻香剁椒魚、土香現磨洋芋粑等八道特色菜成功入選。這些菜品以剛收割的貢米、新鮮高山蔬菜為原料,做法質樸卻暗藏巧思,不僅完整保留食材本真滋味,更呈現出層次豐富的口感?!斑@不是普通的家常菜,是云陽北岸菜系的‘招牌’。”當地村民自豪地表示,“每一碗都講究實在,既不浪費食材,又能讓客人吃得暖心,這就是農村人的待客之道?!?/p>
作為重慶貢米原產地,大陽鎮的水稻種植歷史可追溯至宋朝。今年1.1萬畝水稻喜獲豐收,4500畝標準化基地產出的“鳳凰寨”貢米蟬聯“第二屆三峽杯重慶市十大好吃米”榜首。得益于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氣候和長達220天的生長期,這里產出的大米晶瑩飽滿、軟糯彈牙,經檢測不含重金屬且富含竹多酚、黃酮等活性成分。目前全鎮已培育7家大米加工企業、4家專業合作社,“貢米+”產業鏈帶動8家種糧大戶發展,畝均助農增收800元。

活動期間,大陽鎮創新聘任““小葉片”葉紅梅、“云哥支書”代興云等6位自媒體達人為首批“農文旅推薦官”。達人們通過現場直播累計吸引超40萬人次“云圍觀”,抖音話題#貢米鄉韻#播放量突破50萬次。91歲的湖北利川文博專家譚宗派專程趕來,引用《華陽國志·巴志》闡述云陽與利川“同屬巴國”的歷史淵源,利川燈歌藝術團帶來的原生態表演更讓跨省文化共鳴成為活動亮點。

據云陽縣相關負責人介紹,2024年全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128.59億元,其中農業產值70.36億元。糧食總產量41.31萬噸,蔬菜產量64.82萬噸,水果產量44.56萬噸,各產業協同發展勾勒出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全景圖。
大陽鎮黨委書記孫兆宏表示,下一步將深化“貢米+文旅”融合路徑,依托與重慶市農科院共建的“巴渝稻作創新基地”,優化優質品種種植,結合插秧節、田園“村”跑等活動,打造“月月有活動、季季有亮點”的農旅新格局,為云陽金秋節貢獻更多鄉村振興的鮮活案例。
責任編輯:董霞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