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硬科技”集聚成勢
2025-10-01 06:30:02 來源: 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悄然之間,A股市場格局已換了模樣。曾經,銀行、非銀金融、房地產龍頭企業們是吸金主力;如今,科技“新貴”強勢崛起,科技板塊市值占比已逾1/4,超過前三者市值占比之和。近年來新上市企業中,每十家有九家都是科技企業或科技含量較高的企業。A股市場“含科量”濃郁。
資本市場對科技創新的青睞,根植于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當前,我國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現代化產業體系快速構建,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加快融合發展。一批現象級的科技企業和創新產品如雨后春筍般冒頭:DeepSeek橫空出世、人形機器人變身打工人,新能源、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成勢,重塑著A股市場格局,“科技敘事”邏輯越發鮮明。
“硬科技”在資本市場噴涌,得益于改革的縱深推進。近年來,資本市場將支持科技創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接續推出“科技十六條”“科創板八條”“并購六條”等政策舉措,持續優化服務體系。尤其是今年以來,在科創板設立成長層、啟動第五套上市標準等一套組合拳落地實施,為不同發展階段的硬科技企業提供定制式服務,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跑出加速度。
當科技創新與資本市場雙向奔赴,帶來的不是簡單的一維相加,而是充滿魔力的乘數效應,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創新始于科技、興于產業、成于資本,無論是實驗室里的技術突破,還是生產線上的工藝革新,或是市場上的產品應用,均離不開金融活水的精細澆灌?!盃恳话l而動全身”的資本市場具有調配資源的最佳樞紐力量,以其獨特的資源配置功能,提升創新資本形成效率,打通了“科技—產業—金融”的良性循環。
市場投資理念隨之而變。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用更長遠的眼光審視企業的研發投入、專利布局和創新能力。投資邏輯從關注短期題材炒作,轉向關注企業硬核技術和創新潛力;從看重當期盈利,轉向更加看重市場前景和成長空間。這種轉變是對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積極回應,是對中國資產的堅定投票。
資本市場自身也受益良多,在服務科技創新過程中,市場結構、投資價值不斷改善。如今的A股市場,傳統企業加速轉型,新興企業茁壯成長,一大批科技公司發展壯大成為行業龍頭或隱形冠軍,經營業績和市值同步高增長,吸引長期資金、境外資金源源不斷涌入,科技創新、產業創新和資本市場發展相輔相成、相互成就。
也要看到,當前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還存在不少短板弱項。與科技創新“十年磨一劍”的堅守相比,資金供給仍存在短期化、風險容忍度低等問題;與創新生態“產學研用”一體化融合需求相比,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銜接仍不夠順暢;與科技企業非線性成長路徑相比,投資者價值發現、價值陪伴能力尚顯不夠……加快構建與建設科技強國更適配的金融服務體系迫在眉睫。
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近日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表示,將更大力度支持創新。由衷期待未來多層次資本市場走深走實、向優向好,進一步成為科技創新的孵化器、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李華林)
責任編輯:陶龍鑫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