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企業利潤何以“逆襲”
2025-10-03 06:31:54 來源: 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沒有市場需求,利潤便是無源之水。在需求端,要繼續扎實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鼓勵發展人工智能終端、智能穿戴等新型消費,以市場需求升級引領產業升級。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加快加力清理拖欠企業賬款,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市場環境。
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1月份至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0.9%,扭轉了自今年5月份以來累計利潤持續下降態勢。合理的利潤,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這一積極變化,表明工業經濟基本盤得到進一步鞏固,也反映出產業轉型升級的成效。
誰在推動工業企業利潤的這場“逆襲”?
今年前8個月,累計利潤增速由負轉正,特別是8月份出現20.4%的增長,客觀上看,低基數效應提供了支撐。去年8月份,受高溫、暴雨、洪澇等自然災害影響,疊加有效需求不足等因素,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17.8%,這為今年數據的同比改善提供了有利條件。但是,如果把所有功勞都歸于“基數低”,那就會忽略工業經濟正在發生的實質性積極變化。
更重要的驅動力,來自宏觀政策與市場力量的同頻共振。今年以來,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加力擴圍,一系列擴內需政策密集落地,推動市場需求逐步回暖。同時,整治“內卷式”競爭,有效遏制了低價傾銷、惡性價格戰等行為,使企業得以保持合理的利潤空間,從而將資源更多投向研發創新和品質提升,形成“創新帶來利潤,利潤反哺再創新”的良性循環。令人鼓舞的是,1月份至8月份,不同規模企業利潤均出現改善,特別是私營企業利潤增長加快,顯示出在宏觀政策的積極作用下,市場活力的有效激發和企業信心的逐步恢復。
從“量”和“價”的因素看,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為5.2%,較7月份的5.7%有所下降。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2.9%,自今年3月份以來首次降幅收窄;環比結束連續8個月下行態勢,由上月下降0.2%轉為持平。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同比減少0.20元,為2024年7月份以來首次當月同比減少??梢钥闯觯I生產“量”的增長對利潤的貢獻有限,利潤的改善更多依賴于“價”和“利潤率”的提升。
從產業結構層面觀察,工業企業利潤回升呈現出顯著的高質量發展特征。今年前8個月,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7.2%,拉動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2.5個百分點。作為技術密集型產業的代表,裝備制造業利潤增速顯著高于工業平均水平,背后是高端裝備、智能制造等新興領域快速發展所帶來的價值提升。同時,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催生出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此外,原材料制造業和消費品制造業的利潤也在改善,反映出上下游產業鏈協同恢復的良好態勢。
利潤增速轉正是一個積極信號,但它只是一個開始。當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依然存在,國內市場需求仍然不足,部分行業仍面臨產能過剩和競爭失序的壓力,不少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生產經營還面臨困難。推動工業企業利潤穩定向好,需要在科技創新、擴大需求、優化環境等方面持續發力。
利潤的根源在于價值創造。在供給端,要堅持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持續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業鏈價值水平。推動“人工智能+”行動走深走實,促進智能制造、柔性生產等新模式普及,增強企業定價能力和成本管控能力。繼續抓好“反內卷”政策落實,促進形成“優質優價”的良性市場機制。近期,新一輪十大重點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正在密集落地,這將有助于進一步筑牢工業經濟向好基礎。
沒有市場需求,利潤便是無源之水。在需求端,要繼續扎實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鼓勵發展人工智能終端、智能穿戴等新型消費,以市場需求升級引領產業升級??v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加快加力清理拖欠企業賬款,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市場環境。(作者:熊麗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杜雅雯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