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經濟根基不斷鞏固
2025-10-06 06:30:25 來源: 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十四五”期間,我國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不斷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取得了矚目成績。制造業總體規模連續15年保持全球第一,全部工業增加值從31.3萬億元增長到40.5萬億元,制造業增加值從26.6萬億元增長到33.6萬億元……一組組數據,彰顯出中國經濟的堅實底氣和強大韌性。
鞏固和強化制造業在實體經濟中的基礎地位和重要作用,是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關鍵支撐。
面向“十五五”,應進一步推動科技創新和綠色低碳轉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和智能制造,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不斷夯實實體經濟根基。
以創新驅動發展,不斷激發發展活力。多年來,我國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涌現出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深刻改變了生產和生活方式。要進一步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強化技術研發與產業應用聯動,不斷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實體經濟注入澎湃創新活力。
推動實數深度融合,持續匯聚發展動能。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加速融合,是“十四五”高質量發展的鮮明特色。隨著人工智能不斷賦能千行百業,新一代智能終端和智能化系統加速推廣應用,生產、管理、服務等環節的數字化水平顯著提升,傳統產業煥發新活力。要加力推動產業融合、要素融合、設施融合,加快構建以數字賦能實體經濟的創新生態,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凝聚更加強勁動能。
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增強產業韌性?!笆奈濉逼陂g,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數量、效益、質量得到顯著提高。提升大企業競爭力,激發中小企業活力,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方能不斷發揮企業在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主體作用,讓中國經濟活力更足、韌性更強。
實體經濟基礎越牢,經濟發展的根基就越穩。要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持續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推進新型工業化持續走深走實,為高質量發展筑牢基礎,讓中國經濟在全球風云變幻中穩健前行。(本文來源:經濟日報作者:賴奇春)
責任編輯:劉佩蘭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