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銅梁:火龍騰飛新時代








【錦繡中國年】
新春佳節,重慶銅梁玄天湖畔,一條條金龍上下翻飛,宛如飛龍在天,一瓢瓢鐵水隨著龍的跳躍,在空中亦化為璀璨流星。四處火樹銀花,歡呼聲、掌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一片歡樂的海洋。
龍鄉銅梁,與龍共舞。銅梁龍舞蜚聲海內外,被譽為“中華第一龍”,200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一傳承了數百年的民俗,已成為中國知名的新年慶祝活動。
“從除夕夜到大年十五,我們每天舞著龍到街上給沿途商鋪挨家挨戶拜年?!便~梁龍舞總教頭周可吉說。多年前,當時在銅梁體委工作的周可吉被“點將”進了舞龍隊。他介紹說:“過去舞龍不講什么套路,就是走著簡單的‘之字拐’,現在火龍有了‘鐵水流星’,竹筒打的‘干花’足以點燃觀眾的熱情。”
1999年,銅梁競技龍舞隊參加第三屆全國舞龍錦標賽,并最終一舉奪魁,國家體育總局宣布銅梁龍為“國家舞龍隊”。銅梁龍,正式成了“國字號”。
這些年,銅梁龍舞隊先后參加了多場國慶慶典和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海世博會、北京世園會等重大慶典活動,并遠赴美國、英國、法國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300余場文化交流,向全世界觀眾展現了銅梁龍舞的獨特藝術魅力。
銅梁龍龍騰四海的背后,是傳承上百年的龍燈彩扎工藝。銅梁龍燈,是傳統龍燈彩扎的典型代表,在中國彩扎技藝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龍燈制作要經過出圖、造型、裱糊、彩繪和整裝多個步驟,每一步都是手工制作;先構思手稿成草圖,再結合寓意及規制要求扎制造型?!敝貞c龍燈彩扎市級非遺傳承人周建告訴記者。龍燈有大蠕龍、火龍、正龍等10多個品種,制作中采用的“翹篾”技法,使得銅梁龍燈龍頭昂揚。這種經過融合創新而成的獨樹一幟的獅頭龍,面目祥瑞,造型生動,精神抖擻,充滿昂揚向上的力量之美。
依托銅梁龍舞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銅梁還在大力發展龍燈彩扎技藝和基地建設。如今,銅梁先后建成了6個龍燈彩扎基地,1個龍燈彩扎廠和1個彩燈制作車間,逐步形成龍燈產、供、銷產業鏈條,銅梁龍燈系列產品遠銷全國各地和海外10多個國家。
只有在傳承中不斷創新和提升,古老的銅梁龍才能煥發新的光彩。春節期間,銅梁還推出了大型非遺山水實景劇《追夢·銅梁龍》。這部劇講述了一條小鯉魚胸懷理想,歷經艱險,最終躍過龍門圓夢成龍的故事。劇中小鯉魚的故事象征著銅梁人的奮斗足跡,更映照著每一個新時代追夢人的奮斗歷程。
(光明日報記者 張國圣 李宏 光明日報通訊員 李慧敏)

無障礙
親愛的用戶,“重慶”客戶端現已正式改版升級為“新重慶”客戶端。為不影響后續使用,請掃描上方二維碼,及時下載新版本。更優質的內容,更便捷的體驗,我們在“新重慶”等你!








